ENCYCLOPEDIA
知识百科
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5年1-9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23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以美元计为1289.3亿美元,增长3.6%)。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899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7933.6亿元人民币,增长4.8%(以美元计为1107.4亿美元,增长4%)。
为了保障跨境活动合规合法,境外直接投资(ODI)备案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关键合规门槛。ODI备案有多种类型,企业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类型?本文将为您梳理ODI备案常见的五种类型:新设类、并购类、海外建厂类、港股基石类以及红筹架构类。

ODI备案概述
境外投资备案(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DI),是指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在境外进行投资时所需完成的一种备案程序。具体来说,当中国企业通过新设公司、并购或其他方式,在境外获得非金融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等权益时,就需要进行境外投资备案。企业在进行境外投资的一般流程是:依次或并行办理《境外投资备案证书》(商委)和《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发改委),并凭此办理外汇登记(银行)。ODI备案主要根据投资行为和目的来划分为以下5种不同类型。
新设类ODI备案
指企业在境外直接设立新的子公司、分公司或其他实体,从零开始建设厂房、生产线、运营团队等,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出海方式之一。
1.适用场景
开拓新市场,建立本地化运营体系。
设立研发、销售等境外机构。
业务独立,无合适收购标的。
为搭建红筹架构,设立境外上市主体。
2.架构设计
直控架构:境内母公司→境外子公司(100% 控股),适用于风险可控的常规项目。
分支架构:境内母公司→境外分公司(非独立法人),适合短期市场调研或服务型业务。
3.特点
优势:控制力强,无历史包袱(债务、劳工等),备案材料相对简化。
挑战:建设周期长,市场培育成本高,需从零构建运营体系。
4.合规要点
主体资质:境内投资主体通常需成立满一年,且净资产规模不能低于投资额。需提供完整审计报告。
行业限制:需关注目标公司拟从事的行业是否属于敏感行业,严控房地产/娱乐业,可能需触发核准而非备案。
资金证明:需提供验资报告 + 银行流水(排除借贷资金)。
并购类ODI备案
指境内企业通过收购现有境外公司的股权或资产,以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目的是获取技术、品牌、市场渠道或进行产业链整合。并购类ODI因涉及控制权转移和反垄断审查,是备案复杂度最高的类型。
1.适用场景
收购海外知名品牌、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公司;并购上下游供应商或经销商。
2.架构设计
直接并购架构:境内母公司→境外标的股权,适合非敏感行业,审批直接速度快。
间接并购架构(经SPV):境内母公司→香港 SPV→境外目标公司,通过离岸公司隔离风险并优化税务。
3.特点
可快速进入目标市场、获取成熟资源(技术、渠道、品牌等),但需关注标的资产的合规性和整合风险。
4.合规要点
发改委阶段:3亿美元以上项目需额外提交《境外并购前期报告表》,附律所出具的 “标的公司近 3 年无环保 / 劳工诉讼证明”;涉及半导体等核心技术的,必须提供《技术出口许可预审意见》。
商务部门阶段:关联交易需穿透披露(如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与境内买方是否存在亲属关系),并购对价高于评估值10%以上的,需提交第三方估值复核报告。
外管部门(银行代办):单笔汇出≥500万美元需提前5天预约银行,附 “资金用途明细表”(细化至设备采购、人员薪资等)。
5.监管重点
反垄断审查:欧盟、美国CFIUS等国际监管机构的合规性论证,需提交《竞争影响分析报告》。
尽调穿透:目标企业需提供近3年审计报告、法律纠纷记录及环保合规证明,资金来源需追溯至自然人股东。
债务隔离:要求卖方签署《隐性负债担保函》。
海外建厂ODI备案
为“新设类ODI”的深化形式,指将资金直接用于在境外投资建设实体资产,并对其进行长期运营。它与“新设”的区别在于更强调重资产和实体建设。
1.适用场景
有效规避高额关税或贸易壁垒。
靠近终端交易市场或原材料产地,降低物流成本。
2.架构设计
实体投资架构:境内母公司→境外制造基地(需提供土地租赁协议、设备采购合同)(如国内建材→越南水泥厂)。
合资模式: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持股≤49%),符合东道国股权限制要求(如越南制造业)。
本地化要求:东南亚国家强制本地持股≥51%(越南/印尼)
设备出境:需海关备案价值(禁止低报出口)。
3.监管与本地化要求
环保双认证:需同时满足东道国环评要求和中国商务部《境外投资环评指南》。
劳工合规:严格遵守东道国劳工法,并符合ESG审计标准(如禁用童工、保障最低工资)。
技术出口管制:严格禁止输出《中国禁止出口技术目录》所列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等需提前办理《技术出口许可证》。
特殊材料:在东南亚建厂,可能需东道国《环评豁免函》;在欧美建厂,则需关注《数据合规声明》等要求。
港股基石ODI备案
境内企业或其关联方,以自有资金通过ODI备案程序,参与投资将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作为基石投资者)的股份。这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境外证券投资。
1.适用场景
境内上市公司或集团,战略投资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港股IPO。
高净值个人或家族办公室进行跨境资产配置。
2.架构设计
境内投资机构→境内有限合伙(LP 出资)→香港 SPV→认购 H 股(如深圳创投→大湾区基金→香港子公司→认购某生物科技 H 股)。
香港 SPV 需在聆讯前20天完成开户,股东名册需与境内 LP 完全对应(禁止代持)。
3.核心要点
通常要求投资后持股比例达到一定标准(如>10%),或成为前五大股东,或能派驻董事,以证明是长期战略投资而非短期财务投资。
对时效性要求极高,整个备案流程必须严格对齐港股IPO的时间表,确保资金能准时到位。
4.优势与挑战
优势:投资标的透明度高,流动性较好,实现战略与财务双重收益。
挑战:有禁售期限制,资金出境时效性要求高(需要匹配IPO时间表)。
红筹架构类ODI备案
指境内企业为实现在境外上市的目标,将境内的权益和业务通过合规方式注入到境外架构中。此处的ODI备案是境内股东(机构)将资金合法出境至境外持股平台的关键步骤。
1.适用场景
互联网、教育等限制外资准入行业的企业搭建VIE(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架构;传统行业企业搭建股权控制型红筹架构。
2.架构设计
股权控制型(境内运营公司→BVI→开曼→香港→境内WFOE):开曼零税负但需满足经济实质法(雇佣本地员工)
协议控制型(VIE)(境内持牌公司→香港→WFOE→协议控制)
3.核心要点
必须与境内自然人股东的“37号文”外汇登记同步规划和操作。
境外架构的层级设计需清晰合理,通常建议不超过四层,并需证明具有合理的商业实质。
4.优势与挑战
优势:实现境外融资上市,打通国际资本市场。
挑战:架构复杂,合规要求极高,对创始人的外汇登记(37号文)理解深度要求高。
5种常见ODI备案对比

总结
所有类型的ODI备案均主要涉及三个监管部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登记由指定银行办理)。基本流程是先后向发改委和商务部提交申请,最后在银行完成外汇登记。企业在启动前,应确保自身主体成立时间、财务状况(如最近一年未亏损)和投资项目的真实性符合监管要求。
如果您正计划开拓布局海外市场,对ODI投资备案要求与类型选择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初禾源咨询。